“校企合作”是指学校与社会上相关企业及其他各种工作部门之间的合作关系。《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》指出:职业教育要主动适应当地建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。加强实践环节的教学和训练,发展同社会实际工作部门的合作培养,促进教学、科研、生产三结合。因此在校企合作的背景下,我院通过探索校企融合的培养模式,推进“三进课堂”的实施,即:“企业请进课堂”“企业项目进课堂”“企业技能比赛进课堂”,助力教学改革。
(一)将企业家请进课堂
以鞋类设计与工艺方向为例。鞋类专业,自成班之初就得到了晋江鞋类企业的高度关注和指导,校企共同制定课程计划、学生到企业参观学习、企业专家和领导来校授课、共同制作工作室文化、共同拟定奖励方案、工学交替、工学结合等。鞋类设计与工艺于2011—2023年,连续邀请柒牌、利郎、鸿星尔克、九牧王等11家合作企业参加“行业大师进课堂”活动。合作企业的引入对保证一体化教学的质量,培养与社会需求紧密对接的复合型人才起到了关键作用。
(二)将企业项目请进课堂
鞋类设计与工艺第三学期项目设计课程,企业教师通过真实的应用场景明确教学目标, 根据情景设置中的任务要求,布置项目任务书。教师通过典型案例分析任务的重难点,所用理论知识以及解决方案,学生以开发小组形式(设计团队)来完成室内设计方案。课程贯穿了“创艺技商”相融合的跨界人才培养理念,学生负责 “项目设计”→“技术实施”→“商业转化”全过程,对应“作业”→“作品”→“项目”→“价值”,独创学习规则,以职业为导向,充分利用学校内、外不同的教育环境和资源,贯穿于学生的培养过程之中,实现企业和学校的“无缝链接”。
(三)将企业岗位技能比赛请进课堂
为了更好适岗位,鞋类设计与工艺专业将优秀资源及行业、企业专家提供的前沿资料汇集、整合,定期举办各项与工作岗位对接的技能比赛。校企双方积极开展的各项技能比赛,更新上课方式,促进学生知识学习、技能实训、工作实践等功能的整合,从而使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全面提升。
智慧制造学院学校通过“三进课堂”的方式,在“校企融合、项目引领、学做一体 ”的教学形式改革后培养出来的学生,具备吃苦耐劳的精神,受到社会各界好评,在晋江本地企业中广受好评。教学改革使学生学有所长,学以致用,学生文化素质不断提升,专业技能不断增强,就业渠道越来越宽广。
学院探索“三进课堂”等形式寻求与企业合作的结合点,将企业技师、行业大师、专业项目、技能竞赛引入课堂,使学生在真实的工作情境中进一步增强了动手能力、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适应工作岗位能力,也给参与合作的企业带来了效益,调动了企业参与合作的积极性,达到了“双赢”的效果。
